
2025年7月17日,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——信达生物制药集团(香港联交所代码:01801),一家致力于研发、生产和销售肿瘤、自身免疫、代谢、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,宣布在国际顶尖期刊《Nature Medicine》(影响因子58.7)发表创新型抗紧密连接蛋白18.2(CLDN18.2)抗体-依喜替康偶联物(ADC)IBI343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(G/GEJ AC)的临床I期研究数据。此次登上国际顶级学术舞台,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其临床价值的高度认可,标志着中国在抗肿瘤新药研发上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。基于该数据,IBI343已于2024年启动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III期研究(G-HOPE-001,NCT06238843),有望为晚期G/GEJ AC治疗带来高效低毒的新选择(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文章)。

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2022年GLOBOCAN 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。2022 年全球约有近 97万新发病例,66万死亡病例。中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35.9万例,死亡病例近26.0万例,分别占全球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总数的37.0%和39.4%,存在极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。CLDN 18.2 是一种紧密连接蛋白,在正常生理状态下,仅低表达于在胃粘膜上已分化的上皮细胞。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,比如胃癌(60-80%)、胰腺癌(50%)、食管癌(30-50%)和肺癌(40-60%)等,靶向CLDN18.2 的单抗和ADC等精准靶向疗法开辟了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新道路。
本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(NCT05458219),旨在评估IBI343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、耐受性和初步疗效。2022年10月26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,研究共纳入116例晚期G/GEJ AC受试者(8例为剂量递增阶段,108例为剂量扩展阶段)。
IBI343在晚期胃癌中展现出了积极的肿瘤响应和生存获益
研究分析了6mg/kg、8mg/kg两个剂量组CLDN18.2高表达(定义为≥75%肿瘤细胞中CLDN18.2染色强度≥2+)可评估受试者的疗效数据。
6mg/kg剂量组(N=31)中,15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 (PR),包括9例已确认的PR和1例待确认。确认的客观缓解率 (cORR)为 29.0%(95% CI:14.2-48.0),疾病控制率 (DCR) 为90.3%(95% CI:74.2-98.0)。在 9 例确认PR(cPR)的受试者中,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(DoR) 为5.6个月 (95% CI: 2.8-7.0)。PFS 和 OS 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0.6个月(95% CI:9.7-11.5)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5.5个月,总生存期 (OS) 数据尚未成熟,目前的中位OS为10.8个月(95% CI:6.8-NC)。数据截止后,剩余1例PR受试者于2024年7月26日得到确认,cORR更新为32.3%(95% CI:16.7-51.4)。
在8mg/kg剂量组(N=17)中,9例患者达到PR,其中8例得到确认。cORR为 47.1%(95% CI:23.0-72.2), DCR为88.2%(95% CI:63.6-98.5)。在8例cPR的受试者中,中位DoR为5.7个月(95% CI:2.7-NC)。所有接受8mg/kg治疗且CLDN18.2高表达受试者(N=19,包括1例剂量递增组患者和18例剂量扩展组患者)中,PFS和OS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.1个月(95% CI:7.6-8.5)。中位PFS为6.8个月(95% CI:2.8-7.5),中位OS未达到。
安全性方面,IBI343表现优异
所有受试者中(n=116,含8例剂量递增阶段受试者),66.4%(77/116)受试者发生≥3 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(TEAE)。最常见的≥3级TEAEs是中性细胞计数降低(28.4%)、白细胞计数降低(25.9%)和贫血(16.4%)。≥3级胃肠道不良事件极少,其中≥3级恶心发生率仅1.7%。未报告任意级别的间质性肺疾病。治疗相关的毒性在充分的支持治疗中可得到缓解,患者整体耐受良好。
综合药代动力学、暴露-反应、安全性和疗效数据,研究最终确定IBI343的推荐剂量为6 mg/kg,为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支持,提示IBI343有望在未来成为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新选择。
该文章的通讯作者、主要研究者,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表示:“继化疗、靶向和免疫时代之后,ADC开辟了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新道路。IBI343为新一代Fc沉默的抗CLDN18.2 ADC,在I期临床研究观察到令人鼓舞的临床获益和显著较低的消化道毒性。非常期待IBI343对比标准治疗的III期研究结果,并在未来最终改变临床实践,改变胃癌患者的治疗模式,开启精准治疗的新篇章。”
信达生物制药集团肿瘤管线首席研发官周辉博士表示:“晚期胃癌的治疗手段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。此次IBI343治疗晚期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国际顶尖杂志《Nature Medicine》发表,进一步验证了IBI343在晚期胃癌人群的临床价值。我们将同全球研究者推进IBI343 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(G-HOPE-001),为临床诊疗提供全新的方向,惠及广大胃癌患者。同时,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IBI343在胰腺癌等领域的治疗潜力。”
关于胃/胃食管交界处腺癌
- 滑动查看更多介绍 -
关于IBI343(抗CLDN18.2 ADC)
- 滑动查看更多介绍 -
关于信达生物
- 滑动查看更多介绍 -
声明:
1.信达不推荐任何未获批的药品/适应症使用。
2.雷莫西尤单抗注射液(希冉择®),塞普替尼胶囊(睿妥®)和匹妥布替尼片(捷帕力®)由礼来公司研发。
参考文献:
i. Lasithiotakis K, Antoniou SA, Antoniou GA, Kaklamanos I, Zoras O. Gastrectomy for stage IV gastric cancer.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Anticancer Res. May 2014;34(5):2079-85.
ii.Xu B, Wang JM.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gastric cancer[J]. Chin J Cancer Prev Treat, 2006,13(1): 81-87..
iii.Chan WL, Lam KO, So TH, et al. Third-line systemic treatment in advanced/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: a comprehensive review. Ther Adv Med Oncol. 2019;11:1758835919859990.
iv.Sahin U, Koslowski M, Dhaene K, et al. Claudin-18 splice variant 2 is a pan-cancer target suitable for therapeutic antibody development. Clin Cancer Res. 2008;14(23):7624-7634.
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