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官方电子平台

洞察市场格局
解锁药品研发情报

客服电话

400-9696-311
医药数据查询

全球单抗市场增长放缓,中国Biotech企业面临新靶点创新困境!

单抗市场 Biotech 创新难题
深蓝观
2小时前
479

单抗(单克隆抗体),是过去生物制药史上创造最高销售额的领域之一,催生了年销售10亿、百亿美金的多个“药王”。

但最近,投资人对这一领域,已丧失高点时刻的激情。

尽管,在2025上半年,根据Insight数据,全球抗体类药物(不含 ADC)公司获得投融资的共有141 家企业,其中单抗赛道企业有 123 家,占据绝对大头。

从市场增长来看,单抗类药物依然势头很足。根据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统计,全球单抗市场从 2024年的 2343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约2617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.6%。

然而,在市场增长中,单抗仿制药才是主要引擎。根据各大咨询公司的统计和预测,单抗类生物仿制药年复合增长率在18%到28% 这一区间,远高于整体单抗市场。

另一方面,其它新兴领域的增长也有后来居上的趋势。但就抗体类药物而言,根据Frost &Sullivan预测,未来抗体市场的增长焦点将逐步从传统单抗转向机制更复杂、壁垒更高的新结构抗体项目,在不远的未来双抗增速将超过单抗。

因此,虽然目前单抗类药物依然占据了创新药的主体地位,但和十年前相比,它在投资人的眼里已经“失去了高光”。

“从技术的角度而言,单抗还并没有触到天花板。”一名投资人分析到,“比如还有很多新靶点可以探索,比如延长半衰期,比如和其它药物协同治疗等等。之所以它没有之前那么火了,一是因为边际效应,二是因为新疗法的稀释。”

事实上,正是因为单抗的发展时间够久,所以针对它的技术改造才能够遍地开花,长成了一方独立天地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ADC:通过在单抗上附加连接子和有效载荷,ADC成功解决了靶点低表达和耐药问题。

这恰恰证明了单抗这一技术宝库并没有枯竭,而是开发方式本身出了问题。上述投资人提到,自己所在的投资机构依然每年会看很多单抗项目,但真正投钱的很少。

“问题主要出在差异化上。我们非常希望看到一些新鲜的靶点。因为单抗可以高特异性的结合靶点,所以是非常重要的验证手段。但这样的biotech在中国屈指可数。”

这是中国biotech从发展初期就存在的老短板,并不会因为其在生物工程类的长板就能补全。而单抗的边际效益问题,正是因为缺乏源头创新才在中国显得尤其严重。

一、新靶点的缺失

在海外,还有大量biotech依然在单抗领域尝试全新靶点,有一些甚至对于国内业界人士而言也很陌生。

比如Precision Biologics正在研发的一款治疗胰腺癌和结肠癌药物,针对的是core2 O‑glycan这一靶点;比如GV20 Therapeutics正在开发的IGSF8靶点,目前处于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阶段,研究成果已发表于《Cell》杂志;再比如IL-7Rα这一靶点,就有Zurabio、Allterum Therapeutics等多家美国公司开发,主要针对癌症和自免疾病。

而在以上这些靶点上,中国几乎没有biotech进行跟进。

新靶点研发和基础研究息息相关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8%,低于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的20%。而在美国和日本,同领域比率接近70%。

众所周知,我国是论文大国,但这也造成了科研人员往往是“数量”导向而不是“落地”导向。其成果要么是距离临床很远,要么是缺乏中间的产业环节支持,最终掉入死亡谷。和美国一样,我国科研人员大部分是学术型医生,但二者的工作内容和职权划分不同。

一名拥有中美投资经验的产业人士介绍到,中国的一些实力强劲的大型医院隶属于大学,因此年资较高的医生往往在行医之余,还承担了很重的教学和行政任务;而在美国,这种类型医院的医生,往往会被分到不同的Track,可以分别专注临床、研究或教学,考核条件和晋升条件不同。

除了基础研究转化弱以外,中国单抗行业缺乏新靶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:如今产业投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。

截至目前,中国biotech的成功案例,几乎都是围绕 PD-1、VEGF、EGFR 等热门靶点起家。同时,中国的产业链配套更多支持成熟靶点。CRO 平台普遍对常见靶点抗体开发更熟悉,“一站式” CRO 也在推行高标准化、模板化的研发路径,能做探索型靶点实验设计的服务商很少。

尤其是在如今的资本语境下,新靶点验证需要投入的时间和金钱,比起“老靶点+新技术”来说要更多,久而久之市场上也看不到有新鲜感的单抗药物了。

二、MNC的态度

其实,从MNC近几年的态度来看,也可以得出“单抗并没有被放弃”这一结论。

2023年3月,辉瑞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药物研发企业SeagenSeagen最为人熟知的是它的ADC管线,但事实上它的很多核心资产走的都是传统单抗路线。

Seagen做单抗的优势在于可以用其 SEA 平台提升Fc区功能。比如SEA‑TGT就是一款靶向TIGIT的单抗药物,经过非核心岩糖化改造,可增强 ADCC / CDC 功能,未来将用于治疗实体瘤和淋巴瘤。SEA‑CD40则是靶向CD40,适应症包括胰腺癌等,目前处于 PhaseI 早期临床试验。

除了辉瑞和Seagen这笔世纪交易以外,其它MNC收购单抗类biotech的步伐也没停下来过。

2023年4月,默克宣布以每股200美元、共计10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,后者的主要候选药物是一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 (TL1A) 的人源化单抗,能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
另一桩被业内熟悉的案例是去年GSK对Aiolos的收购。其核心资产AIO-001是一种长效的抗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(TSLP)单抗,用于治疗成人哮喘患者,在2023年由恒瑞转让给Aiolos

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,目前MNC对于单抗的兴趣大多集中在非肿瘤领域。对于这些MNC而言,肿瘤类单抗早已成为标配,反而是其它领域、尤其是炎症免疫领域的单抗价值还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。

那么,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单抗类biotech依然有出海机会呢?

上述投资人提到,靶点和适应症固然重要,但MNC在考量中国资产时和投资人的视角不同。“最核心的还是交易价格。”他说。相比ADC和CAR-T这种与生产工艺强相关的领域,传统单抗药物的研发在这些环节省不了多少钱,因此也没有太强的价格优势。

“对于单抗类药物而言,可用人体数据是最重要的。而且往往是一个靶点、一种抗体结构、再加一个适应症,三者是绑定的。它不像ADC那样,不同组成部分是可以搭配组合的,替代性比较高,所以两者在交易价格上肯定不一样。”

也正是因为单抗的“整一性”,如今MNC买相关管线时都倾向于采用收购的方式。而对于中国biotech而言,这方面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还太少了。

三、未来的方向

可以预测的是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,单抗类药物会依然活跃在产业前线,只是会换上一副进化之后的面貌。

首先,改良型抗体会大量出现。一些已经被验证成功的经典靶点在经过结构优化后,会成为再开发的重点。比如针对HER2这一老靶点,MacroGenics再鼎合作的Margetuximab就是一款Fc段优化的的单抗药物,改造后能更有效激活NK细胞和巨噬细胞,实现更强的 ADCC。

其次,新靶点的功能会有方向上的转变。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,人们发现在单抗药物治疗中,免疫耐受机制非常强大,而免疫环境也会导致药物毒性问题。因此,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会从单纯提升药物杀伤力,转变为改善免疫环境。

一些新功能的典型靶点包括CD47/SIRPα、Siglec家族、VISTA、ILT2/ILT4、CD24/Siglec10,主要聚焦在TME免疫微环境重塑、巨噬细胞调控、树突状细胞激活等方向。目前,已有大量biotech如ALX Oncology、Alector、Trillium等,聚焦在这些新免疫靶点的开发上。

最后,针对不同的适应症,器官或疾病特异特异性,一些非通用型靶点也会受到重视。比如,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TREM2可以激活微胶质细胞,从而影响神经退行速度,而GPR56/GPRC5B则和神经发育和修复相关,从而促进靶向神经再生;而在皮肤和免疫疾病领域,IL-31R会介导瘙痒感受,靶点开发则可以治疗相关症状的疾病。

总的来说,单抗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,只是和过去“药王”叙事不同,在未来它的细节化和多元化才是生存和发展之道。

文章来源:深蓝观

原文链接: http://mp.weixin.qq.com/s/p2aDLWCr_K_pC5QATBbuOQ

拓展阅读:

辉瑞销售数据
【辉瑞】全国医院(全终端)销售额-年度趋势
销售额(亿元)
增长率(%)
【辉瑞】全国医院(全终端)销售额-药品分析TOP10
MAH/生产企业
销售额(亿元)
【辉瑞】全国药店零售额-年度趋势
销售额(亿元)
增长率(%)
可直接点击跳转到数据库免费查看最新数据详细信息

想要解锁更多疾病领域信息吗?查询ag官方电子平台(原药融云)数据库(vip.kebaolexue.com/?zmt-mhwz)掌握药物基本信息、市场竞争格局、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、药企研发进展、临床试验情况、申报审批情况、各国上市情况、最新市场动态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,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!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!

*声明:本文由入驻ag官方电子平台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ag官方电子平台的立场。
AI+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

收藏

发表评论
评论区(0
  • 暂无评论

    ag官方电子平台企业版
    50亿+条医药数据随时查
    7天免费试用
    体验产品
   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
    十五五战略规划

    最新报告

    更多
    •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(2025.07.21-2025.07.27)
      2025-07-27
      24页
    • 上海市原料药“十五五”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
      2025-07-24
      40页
    • 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良型新药“十五五”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
      2025-07-24
      98页
    • 北京市体外诊断试剂“十五五”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
      2025-07-24
      75页
    • 南宁市医药大数据“十五五”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
      2025-07-24
      63页
    专利数据服务

    全球新药治疗领域统计

    更多

    全球新药靶点统计

    更多
    添加收藏
      新建收藏夹
      取消
      确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