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,溶瘤病毒(Oncolytic Virus, OV)因其双重杀伤机制——既能直接裂解肿瘤细胞,又能激活全身免疫反应——被誉为“生物导弹”。而溶瘤病毒的载体选择,直接决定了它的安全性、靶向性、基因改造潜力及临床适用性。
目前,全球已有数十款溶瘤病毒进入临床阶段,载体类型从传统的HSV、腺病毒,到新兴的痘苗病毒、VSV,再到探索中的NDV、柯萨奇病毒,呈现出技术多元化的趋势。
主流载体:HSV与腺病毒的王者之争
在全球溶瘤病毒管线中,HSV(单纯疱疹病毒)和腺病毒占据主导地位,已有多个产品进入临床Ⅲ期。
(1)HSV:平衡安全性与疗效的经典选择
代表产品:
T-VEC(Imlygic):全球首款获批的溶瘤病毒(2015年,黑色素瘤),基于HSV-1改造,敲除ICP34.5(减毒)并插入GM-CSF(增强免疫)。
RP1(Replimune):在T-VEC基础上进一步优化,联合PD-1抗体,显著提升响应率。
国内进展:
复诺健VG161:采用“TTDR”非减毒骨架(利用肿瘤特异性miRNA调控复制),在肝癌、乳腺癌中表现优异。
滨会生物BS001(HSV-2型):缩短生产周期,溶瘤活性更强,已进入Ⅱ期临床。
(2)腺病毒:载量大、改造灵活
代表产品:
CG0070(CG Oncology):携带GM-CSF和肿瘤特异性启动子,在膀胱癌中实现完全缓解(CR)。
ONCOS-102(Targovax):联合化疗或PD-1抗体,显著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。
HSV与腺病毒的选择逻辑:
HSV更适合需要长期病毒复制的实体瘤(如黑色素瘤、头颈癌);
腺病毒则因低免疫原性,更适用于局部给药(如膀胱灌注)。
崛起中的新秀:痘苗病毒与VSV
(1)痘苗病毒:大载量+细胞质复制的优势
痘苗病毒(Vaccinia Virus)近年备受关注,因其:
可携带多个外源基因(如IL-12、PD-L1抗体);
仅在细胞质复制,避免基因组整合风险;
天然靶向肿瘤,且有疫苗安全数据背书。
代表产品:
Pexa-Vec(SillaJen):携带GM-CSF和β-半乳糖苷酶,曾用于肝癌Ⅲ期试验。
JX-594(Jennerex):通过静脉给药靶向肿瘤,证明系统性递送可行性。
(2)VSV:快速溶瘤的“闪电战”策略
水泡性口炎病毒(VSV)的特点:
复制速度极快,24小时内即可裂解肿瘤;
干扰素敏感,正常细胞中会被清除,安全性高。
代表产品:
荣瑞医药OVV-01:国内首款进入临床的VSV载体溶瘤病毒,针对实体瘤。
小众载体: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
为应对肿瘤异质性和耐药性,部分企业探索更小众的病毒载体:
新城疫病毒(NDV):如Pelareorep,联合化疗用于胰腺癌;
柯萨奇病毒:如CVA21,在黑色素瘤中诱导免疫原性死亡;
甲病毒/黄病毒:通过“自杀基因”策略增强溶瘤效果。
产业支撑:源兴基因溶瘤病毒CDMO平台
作为溶瘤病毒研发领域的先行者,源兴基因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,建立了完善的溶瘤病毒药物开发平台。该平台覆盖从毒株库构建、细胞库构建、生产工艺与分析方法开发到生产罐装、质量放行的全流程服务,可提供包括HSV、腺病毒、痘苗病毒等多种载体类型的定制化开发方案。
源兴基因从事病毒载体CMC研究服务近20年,厚积薄发,为客户实现IND申报药学研究零发补,共助力国内病毒载体基因治疗药物和溶瘤治疗药物领域获得13个临床批件,多个项目药学研究内容均为国内首个突破。
选择源兴基因,即是选择了一个值得信赖的CDMO合作伙伴,我们将为您提供前沿可靠的解决方案与革新性工艺,携手共创健康医疗的美好未来。
为推动溶瘤病毒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行业协作,源兴基因团队特别组建了溶瘤病毒专业交流群。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,即可申请入群。
因申请人数较多,添加时请备注:院校 / 企事业单位名称 — 研究方向 / 职务 — 姓名。若您是PI / 教授 / 科室主任 / 企业负责人及以上职务,烦请一并注明,我们将优先通过并为您对接精准资源。
在这里,您将与同领域专家探讨溶瘤病毒的研发突破、临床转化与产业化难题,共促行业发展!

暂无评论